種植牙技術是當前口腔醫學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重大進展,它的優勢是常規修復牙缺失技術所無法替代的。由于種植牙深植牙床內,可承受正常的咀嚼力量,其功能和美觀上可與人體的自然牙相媲美,有“人類第三副牙齒”的美譽。但與傳統的假牙相比,價格確實要高出不少,甚至讓不少普通百姓有種望而卻步的心態。然而種植牙價格究竟高在哪兒?是否有虛高成分?有沒有貴的道理呢?記者近日對新橋種植專家王旭東進行了專訪。
王旭東:種植牙的工藝和成本是一個主要因素。
人類的牙齒,特別是后牙,每顆的負重是20到30公斤,但種植牙的牙根通常平均不到5毫米直徑,卻要承受二三十公斤的咬合力,而且每天咬合上千次,還要用上幾十年。同時,種植牙還要抗感染,防酸堿腐蝕。因此,種植牙從設計理念、材料選擇、精密加工、表面處理,等諸多環節中,均體現出目前相對成熟和領先的醫學科技優勢,其科技含量要求非常高。
種植牙有三個結構:牙根、中間連接結構、上面的牙冠,這些部件的加工精度需要精確到微米級,相當于一毫米的千分之十。正因為生產工藝、技術要求非常高,所以目前國內大部分更好的種植系統都來自國外進口,導致成本相對較高。
王旭東:醫生的技術也是其價值體現。
想要把一個種植牙種好,讓病人舒服,創傷小,而且能行使正常功能,能用幾十年,光材料好是不夠的,更重要的是豐富的臨床經驗。在國內外,種植牙專業被稱為“牙醫畢業后的再教育”,即屬于經過醫學本科教育畢業后學習的內容,或者通過研究生教育才能掌握的專業。一般而言,一個人至少口腔學醫十年以后才能進入這個專業領域,這樣才有可能從資質和技術上保證規范、專業,臨床上的成功率、穩定性才有可能得以保證。如此高要求的資質與技術標準,所對應的學習成本也必然不低。
王旭東: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,缺牙除了影響生活質量,還可能誘發多種系統性疾病。瑞士口腔專家對全球1萬名中老年人跟蹤研究結果令人驚心,缺牙者平均壽命竟比牙齒健全者短了近12年!
選擇種植牙作為缺牙修復方式,相當于在選擇出行的交通工具時,在步行、自行車、公交車和私家車中間,選擇了私家車。一般而言,缺牙后大家可以選擇做活動假牙,也可選擇磨掉健康鄰牙搭個“烤瓷橋”;當然,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人都希望假牙更舒服、更美觀、功能和穩定性都更好,且不用傷害鄰牙。如此一來,種植牙確實是睿智之選。
家住大石西路的老劉3年前缺了1顆牙,第一次診斷時,也曾考慮過種植牙。但當時老劉覺得相比之下價格太貴,于是隨隨便便選擇做了活動假牙應付了事。沒料到戴上活動假牙后總有很強的異物感,說話不自然,吃飯也總感覺使不上勁,前后定做了幾幅活動假牙都是如此。平時清理假牙稍不及時,牙齦都會發炎。有一次吃發糕差點連假牙一同吞下去。實在忍無可忍的老劉便磨掉了兩顆健康的牙齒做了固定假牙。但不久后發現口臭越來越嚴重,假牙附近也出現了紅腫。兩年時間來,不僅假牙附近的牙齦變了色,牙周的炎癥也越來越重,附近的鄰牙也出現了松動現象,讓老劉痛苦不已。
經鄰居介紹,老劉決定到新橋口腔醫院尋求幫助。據華西種植專家新橋口腔種植顧問劉果生教授介紹:像老劉這樣為了缺牙反復花了不少錢,受過活動假牙的苦、遭過固定假牙的罪的案例并不少見。種植牙不僅不會破壞鄰牙,而且戴上后舒適美觀、堅固耐用,是目前公認的缺牙修復首選。
在完成種植牙修復后,老劉感嘆:過去兩三年為了這兩顆牙齒前前后后花了近2萬,還白白搭進去了2顆健康好牙。如果當初能一開始就選擇做種植牙,不僅花費少,更重要的是少了這么多的來回折騰。
能兼顧美觀與功能、使用壽命長、不傷鄰牙的種植牙,因其材料特殊、工藝的精密、技術的高度,確實有著傳統修復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。正因如此,種植牙的價格相較其他修復方式高出不少。市民在選擇缺牙修復時,除了參考價格的承受能力以外,更應關注其治療長遠性和相對性價比。
此外,作為口腔醫學領域中的“高富帥”,種植牙必將亦如“舊時王謝堂前燕”,飛入尋常百姓家,也希望相關部門和專業的口腔醫療機構聯手,為種植牙的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降低門檻。讓更多的缺牙者享受最理想的“口福”
愛牙月種植牙低至4980元
進口種植牙 活動低至4980元(包干價,無任何隱形消費)
更有其他進口種植牙特惠 在線申請